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营救“进行时”:
死亡人数上升至七人 失踪人数为十四人 周围一些民房开始拆除 援救工作力避发生次生灾害
  本报记者 曹志男/文 王志浩/摄 通讯员 李玉飞 王臻

  “坐”着起重机打捞遇难者遗体
  11时左右,记者赶到临时设立的新闻中心,准备参加中铁集团召开的第四次新闻发布会。这时,从救援现场传来消息,搜救人员在基坑东北角发现了一具遇难者遗体。
  1个多小时后,遗体被消防战士们打捞了上来。遇难者是千岛湖人,他的脚卡在钢筋上,整个人呈倒挂姿势,肩部以上被埋在淤泥里。在打捞现场,记者碰到了参加打捞的特警程本。虽然气温只有15摄氏度,但程本和战友们的脸上均挂满汗水。
  “打捞很困难,遗体被卡在了钢筋中,而且下面的淤泥深浅也不清楚。”程本说,他和另一名战士是“坐”起重机的吊篮下到底部的,“我们用钢筋探了一下,淤泥有1米多深。”程本他们利用浮桶慢慢划到遇难者旁边,随后在淤泥上铺上木板,以便增加接触面积,不至于陷入淤泥。
  而难题是,如何将死死卡在钢筋里的遇难者给拉出来。
  经过简单的商量,程本和战友轮流作业,用无齿锯将钢筋架锯开一个1米见方的洞。然后,程本钻进洞中将安全绳系在了遇难者身上。通过大家一起努力,遗体终于被拉出了钢筋架。
  据悉,13时46分和15时13分,救援人员在事故塌陷部位又拉出两名遇难者的遗体。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挖土机不停挖土,减轻挡墙压力
  在坍塌事故的基坑一侧,记者看到,有7台挖掘机正一刻不停地挖着土。“基坑有点倾斜,我们现在要挖掉挡墙外侧的泥土,这样可以减小压力,”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而他边上,几名工程技术人员正不时地通过一台小机器查看基坑,监测基坑倾斜是否出现新的异常。
  从现场施工人员的口中,记者得知,事故现场的基坑已经有一些倾斜,为了防止基坑进一步倾斜,救援组决定开挖土坑,减轻周围泥土对挡墙的压力。事故现场东侧的四幢民居则已开始拆除。由于离坍塌地点较近,四幢民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配合救援,施工队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拆房。
  “注意安全,钢丝两头都吊吊牢!”在基坑底部横七竖八坍塌的支撑钢管上,记者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奋力地将一根钢管通过钢索固定在起重机的吊臂上。而从前天下午开始,几台起重机就一直在吊这些钢管。
  到昨天早上9点30分止,施救现场已成功吊起88根钢管,基坑内还剩下一半钢管。据悉,按初步的救援计划,施工队将尽力在下午前把全部钢管吊起,以便进一步施救。

  七个监测仪确保救援顺利进行
  下午13时20分,在坍塌现场周围,记者看到一支“特殊”的施救队伍:他们一边在观察坍塌基坑的情况,一边在基坑南面安装了7个监测仪。
  “这些监测仪是用来检测基坑边坡是否发生位移,保证在基坑内施救人员的安全,”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营救工作正处于关键时刻,所以绝对不能出现闪失,防止发生再次坍塌事故。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泥土发生移位填进塌陷基坑中,记者看到,在距离基坑20余米远的湘湖小学操场上,还有4名施工人员正在使用专业设备往地上打洞,用来监测地底下的土质松软程度。
  4名施工人员每隔10—15米在地上打一个洞。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共要打5个洞,随后将探测仪放入空心管内,再将空心管放入洞中,从而监测土质松软程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地铁集团已组织100多名技术人员进行抢险查漏,落实现场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